六四紀念活動剛完結,今年參與六四燭光晚會和祈禱會,除了感到份外擠擁之外,更因看了由香港電台製作,有關天安門母親和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的故事和閱讀了他們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看法之文章而特別感觸。
筆者相信,香港市民絕不只是儀式化地參與紀念活動。不少香港人是打從心底裡認同當日國內學生和市民提出的反腐敗、反官倒和支持民主等訴求,因為二十年來,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愈來愈嚴重。
中國經濟雖然整體上的確發展迅速,但國內人民收入差距之大令人咋舌,不少人民仍生活在赤貧中。香港人亦目睹了缺少政治改革的經濟發展,令私營企業和政府官員都可以不顧良心行事。他們不受監督,處事缺乏透明度,有法不依,官商互相包庇,因而令毒奶粉、假鷄蛋、賤待工人、政府隨意收地迫遷等事件相繼出現。
這些問題北京領導層不知道嗎?當然不是。總理溫家寶去年四月接受CNN訪問時,當被問及從八九民運中得到什麼啟發,便罕有地指出了中國在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必須繼續推行政治體制改革,這才是全面的發展和改革。他更進一步指出,中國的民主政治發展應包括三方面,即逐步完善民主選舉制度,使國家權力真正屬於人民和服務人民;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國,使司法獨立和公正;政府接受群眾監督,政府要清廉和透明,而且受新聞媒體和其他黨派的監督。雖然,溫總最後附加了一句,中國民主發展必須考慮中國國情,要循序漸進。
以上溫總就政治改革的意見,如果不只是說給外國記者聽,不正是八九年學生提出的民主和反腐敗的要求嗎?雖然學生對這些要求的進程可能跟政府的不同,但假若當年的領導人有胸襟願意聆聽學生的意見、認同學生的善意和訴求的基本方向、接受人民的監督,而不是將一場和平民主運動定性為動亂,則八九民運理應可以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動力,令中國朝向開放、文明的方向全面發展。
可惜的是,當年的領導人沒有好好把握這契機,沒有把大眾福祉視為改革的最終依歸,沒有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改革的最重要目標,反而較著眼於共產黨的利益和權力的鞏固,結果以戒嚴和武力來解決問題。現在,溫總既然肯定了政治改革的必要,一方面需盡快落實執行種種政治改革,以糾正經濟改革上的一些缺失,令廣大人民的生活真的得以改善。另一方面,政府應重新肯定八九民運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或至少確認參與的學生所提出的民主改革訴求都是出於善意,縱使他們在策略上或有犯錯,但他們並不是什麼暴徒,更不應繼續受通緝,長期不能回國與家人團聚。
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大,經濟發展的確是其中一個指標,但不是唯一一個指標。政治制度的開放、司法體系的健全、社會制度的完善、人民的修養和價值觀等,都需要平衡發展,而天主教社會思想正正是指向一個全面且人性化的社會發展。
中國要邁向成為一個文明的強國,需要更均衡的發展。在國內社會控制氣氛強烈的情況下,要指出這些問題,需要一定的道德勇氣。昔日在天安門廣場上,我們看到了無數學生和人民為了國家的進步而作出了犧牲。為了成全理想,他們表現了最大的道德勇氣。二十年過去了,何時領導人也能拿出他們的道德勇氣,客觀公正地調查和研究整件事,還死難者、流亡海外者和曾參與這場運動的人士一個公道?
(公教報 2009.6.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