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美國柏克萊方濟會神學院為慶祝四十週年紀念,舉行了一場紀念音樂會,由神學院的新舊師生演奏由他們創作的宗教音樂作品,並藉此籌款成立獎學金培養這方面的人才。筆者與幾位同學有幸參與了這場音樂會,音樂會完畢,大家異口同聲說:這真是一次美妙的經驗!我們都被感動了,好像經歷了一次懾人的靈修之旅,心情久久未能平伏。
音樂會中的作品不是全然陌生,好幾首歌曲在神學院及堂區舉行的彌撒中已聽過,曾與其他教友一起詠唱。這些歌曲不但旋律悅耳動聽,歌詞亦富啟發性。因此,在彌撒中聽過一、兩次後已留下深刻印象,只是不知由誰作曲填詞罷了。這次在音樂會中再次聽到這些作品,而且部份更由原作者演奏或演唱,為筆者來說實在是一驚喜!
由於美國西岸的灣區聚居了不少亞裔人口,故教友當中也有不同族裔的人士。為配合當地教會需要,令教友更感親切,有些宗教音樂在歌詞中加插了亞洲語言。而在音樂會中,其中一首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歌曲,是作曲者採用了十多種語言在結尾部份唱出「多謝」,以示教會的包容性,在教會大家庭內無分種族國界。
無容置疑,音樂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旋律能震撼心弦。因此,音樂具有普世幅度,古今中外的音樂都有可能引起人的共鳴。然而,音樂亦可以有本地的特色,以配合不同環境的需要,傳統的中樂與非洲音樂就有很大分別,但各有動人之處。
就宗教音樂而言,它既是人向神表達讚美和崇敬之情的途徑,亦有助激發人虔敬之心,在內心深處更渴望與主接近。故宗教音樂不必拘泥於音樂的時間性或類型,認為只有某時某地創作的音樂才是有價值和可採用;筆者認為,只要音樂能加深人神之間的契合,切合教友的需要,則應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類型的宗教音樂,而不應把一切當代創作拒之門外,因它們亦能在禮儀中起著重要作用。否則,筆者便在沒有機會在禮儀中聽到像文章開首提及的當代創作了。
當然,不同的埸合需要不同的宗教音樂;莊嚴隆重的場合需要莊嚴的音樂,以年青或中年為主的教友團體可容納更多當代創作,包括慢板的和輕快的音樂,而靜修時當然需要適合默想的寧靜和平的音樂。
去年的一次個人靜修中,偶然在飯廳發現幾張由菲律賓某修會出版的宗教音樂光碟,於是留下來聆聽欣賞。筆者一邊聽音樂,一邊細閱歌詞,原來當中不少是由聖詠改寫成的。一直聽一直聽,對歌詞中的讚美上主之情甚有共鳴,而美麗的音樂則彷彿把人引領到上主的身旁,這就是宗教音樂奇妙之處,不是追求陶醉的感覺,而是能使人與上主更加接近。
(刊於公教報 2010.8.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