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05

教會回應全球化的使命和挑戰 ── 在休戚與共的團結精神下達成全球化

近月,因著八大工業國(G8)在蘇格蘭舉行峰會和Live 8大型滅貧音樂會的舉行,全球化議題再次成為國際新聞焦點。與G8峰會同時期舉行的民間另類峰會和音樂會,向八大國發出清晰的信息,指出單單消除非洲債務並不足夠,各西方大國更要撤除貿易障礙,令非洲農產品不致被擠出世界市場;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會停止對非洲國家的控制,包括強迫開放市場和將公共服務私有化;以及讓非洲國家有權規管外國投資等。可惜的是,這些新聞在香港只是暈花一現,有些報章更只將報道刊登在娛樂版,
社會未能就全球化問題掀起進一步的討論。

然而,今時今日,全球化在各個領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它是好還是壞亦成為爭論的其中一個焦點。事實上,全球化是仍在急速演化的複雜現象,它既提供了機會、利益和物質生活的改善,但同時亦帶來挑戰、危機和風險,所以不能簡單地將它定性。

有論者稱,在全球自由市場下,經濟互相依存的狀況對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裨益,它引入新思維,令科技進步,打破溝通隔膜,改善生活水平,加強民間弱勢社群的全球連繫。另一方面,亦有其他論者指出,現時的所謂互相依存情況充斥著不公平,缺乏互惠,將弱勢者邊緣化,延續貧窮,加劇貧富懸殊,更提倡消費主義,加劇生態破壞,維持窮兵黷武,分裂社區和文化,造就排斥性和不包容環境。可見,全球化帶來好處或壞處,視乎它如何演變,被引領至甚麼方向。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和衝擊不少於上一世紀的工業革命,它的影響不只涉及經濟和政府權力,更關乎到人的生命和人際關係,改變工作的性質和閒暇的形式。這些關注已非停留在本地或一國的層面,而是關係到世界各地不同處境下生活的人,不只西方大國領袖的決定才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有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亦可以左右他人的命運。因此,生活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決不能置身事外。

面對全球化現象,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對各領域的影響,教會有何責任?在倫理道德上教會可提供甚麼反省?這涉及廣泛的分析反省,不少全球性教會組織和神學家就不同方面曾作探討,限於篇幅,筆者在此只作初步討論。

不少教會都強調其普世性幅度,各地教會有著一定的聯繫,在世界舞台中教會亦是活躍份子。很多教會在實踐其社會使命時,都會採取一種國際性和普世性的視野和角度。它們將其使命視為服務全人類,在現世以愛和公義建立天國。事實上,面對全球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教會在變化萬千的處境中履行其社會使命時,絕不可忽略這現象。然而,全球化在不同地方對不同背景階層的人發揮著不同的影響力,教會在計劃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挑戰時,必須細心觀察全球境況與當地情況的異同。

上主創造人類成一大家庭 
全球化既能使人受惠,亦可能為人帶來痛苦。當討論教會如何回應全球化現象時,往往很快下定論,指出首要任務是在全球化過程注入福音精神,令各種制度更人性化,減少剝削和排斥。不錯,這點的確很重要,但要檢視教會如何看全球化並訂定回應策略時,我們有需要先從信仰角度肯定全人類和全世界的本質,即上主創造全人類為一大家庭這事實。「人類大家庭」是全球性實況,由男性和女性組成,是按上主的肖像受造,被賦予管理大地、令所有受造物和諧共處的任務。因此,上主在創造天地時,已將祂的至善傳遞給我們,並委託我們好好管治世界,令世上的一切惠及所有人,使所有人和整個世界受益,就像一起活在一大家庭中,當中包含著人與神、人與人以至人與整個大地的關係。

既然人類大家庭是全球現況的原型,我們可以把全球化中的一切進步力量,包括科技、通訊、運輸、對生態環境的共同責任等,視為工具──了解上主的創造行動中的「全球」本質和「家庭」本質的工具。這些全球化的進步力量,可以為人類帶來更大的團結,克服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分裂和障礙,這亦是教會使命的基本要素,可見教會本身亦是有全球化的特質。與此一脈相承,以基督徒身分去回應全球化,福音精神中的三項基本原則是我們必須強調的:尊重每個人的人性尊嚴、人類大家庭的合一團結和對一切受造物的共同責任。

教會的回應方式
這些原則是判斷全球化下不同現象的準則,不論是有關自由化或私有化、自由貿易或關稅協定、開放市場或資金流動、工作靈活性或工作非正規化等等,若結果不能達至人類的更大團結和建立更密切的關係,而是為人類帶來更多隔膜和關係破裂,則有必要檢討以及改變全球化的方向。教會的挑戰和遠景,正是在現今的社會經濟生活中,不論在本地或國際層面,把團結關懷、休戚與共的倫理原則有效地實踐出來,並推行以團結為基礎的社會經濟體制,從而體現人類大家庭的團結合一精神。

要落實這些原則,不致淪為感性的道德口號或抽象的神學反省,教會宜採用一套結合倡議、連線、牧民照顧、教育和信仰培育的策略,建立和促進一個維護尊嚴、公義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世界。換言之,在架構、制度和法律上,個人和集體意識及價值必須加以轉化。這使命對教會來說是一重大挑戰,但非不可行,教會必須仔細觀察和分析現實,評估教會的資源和能力,辨別和構思具體的牧民計劃,從而推行團結行動。

強調人乃一切發展的中心
在現時的經濟全球化發展中,由一種特殊的全球整合模式主導,這模式是新自由主義配合「企業領導全球化」。在這模式領導下,自由市場力量擴張,而政府在控制經濟活動和紓緩貧窮問題的角色則減弱;跨國企業及富裕國政府為求達至其商業利益,設計出種種不公平的規則,使發展中國家的小農、商人、工人和一般人民成為犧牲品。然而,市場不可過份被跨耀,因為成功經濟的背後動力是人類的主動、創意和勞動力,市場只不過是工具。倘若人力資源才是經濟進步的主因,則關心人類順理成章應成為全球共同利益之所在。

然而,現實恰好相反,工人往往成為低成本和競爭力的犧牲品,權利不受重視。就以香港為例,不少工人因工業轉型而失業或被迫從事低技術、低薪和缺乏福利保障的工作。工作兼職化和非正規化可能令雇主減低成本,提高利潤,卻令工人長期面對不穩定的工作前景,基本生活不受保障。加上長久浸淫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少香港人亦受個人主義、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所影響,被大眾傳媒所推崇的價值觀所引導,少有關心消費品來源涉及的工人和環境問題。

因此,教會在回應全球化時,必須重新強調人類是一切發展的核心,經濟發展必須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利潤為本,並以此大前題作為檢視各項政策或措施的準則,以及計劃培育和牧民行動的基礎。

倡議以團結為基礎的經濟體系.加強教會及民間聯繫網絡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謬誤邏輯思想及其後果,教會必須加以抗衡和提出另類模式。基於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教會必須倡議建設一個可持續及為全民提供保障的社會,一個公正和有道德感的經濟制度,使更多人可參與影響其生活的決策、計劃和執行措施,並令公營和私營機構都為其帶來的社會和生態後果負責。所謂可持續發展,不是指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而是指整個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香港談可持續發展,不可只說香港經濟實體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香港沒有多少天然資源,一切都需要入口,我們的生活模式和商業活動,都影響香港以外的地球生態。故此每一個消費或商業決定都影響他人,不可只從香港利益出發。基於此,經濟發展應從囤積財富和以利潤為中心,轉移到以團結關懷、財富再分配和利益共享為方向及目標。

要促進這種模式,教會必須參與轉化經濟全球化的倡議運動,並與其他宗教及民間團體合作。教會可運用現存的各地教會、合一團體和本地及國際社會運動網絡,支持或參與有關回應全球化現象的運動和計劃,及與社會上其他民間組織就個別議題合作,例如有關保護環境、貿易、外債、軍事化、企業社會責任、性別平等和移民等。教會可影響公眾輿論和游說政治經濟決策者,在國際層面針對西方工業國和國際財務機構,在本地層面則是當地公共和私營權力機構,呼籲它們停止一切剝削排斥和破壞環境的行為,遵守人權公約、國際勞工組織和相關的多邊協議等。

基於對多元知識來源的尊重,教會及基督徒組織應善用其他宗教團體和民間組織的專長和關係網絡。教會應為那些在經濟體制中處於不同位置和角色的人,包括政策製訂者和一般人民製造對話、討論和協商的機會。

更有效推動以上的倡議工作,教會必須喚醒教會本身的成員及公眾對全球化的認識,特別是他們的政府在各國際組織的角色和決策權,並裝備他們採取有關行動,如影響政府協助其他國家發展的決定。 

與邊緣社群團結共享 
經濟全球化反映了對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盲目崇拜,並以此作為解決人類問題的唯一方法。這世界觀與團結人類和以人為本的發展背道而馳。今天,世界被狹隘的個人主義、自私態度和民族之間的隔閡所分裂,教會因而需以一種新方式臨在人間,透過共融和團結在世上見證耶穌基督的愛人精神,教會的臨在可被視作團結的標記和象徵。教會必須站在邊緣社群和被排斥的人士的一方,抗拒全球化的霸權,並參與建立一個和平、公義、共享和團結的文化。因此,與貧窮人、邊緣社群和其他信仰人士交談是教會的牧民/牧養關注點。

面對全球化,社會上一些邊緣群體尤其值得關注和照顧,包括女性、兒童和青年、原住民、基層工人、被迫遷徙者(如移民勞工和難民)。教會面對的挑戰是,為他們提供可重建生命和以服務為中心的項目,作為牧民/牧養使命的實踐。教會團體及信徒要有意識地為全球化下的受害者給予治療服務,如透過直接服務、自強訓練和精神支持。這首先需要信徒消除偏見,不單從利益角度出發視他們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視他們為大家庭內的兄弟姊妹,這需要培育同理心,以平等態度對待邊緣社群及從他們的角度了解他們的處境。

社會正義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及信仰培育
除了倡議和牧民照顧,及培養對弱勢社群的同理心,教會應進一步推廣整合的信仰培育,將信仰與日常生活以至社會生活連結,將靈修與社會關懷連結。社會生活與信仰生活並非互不相干的兩個範疇,特別對平信徒來說,他們從工作、家庭和社會中體會到上主的臨在和恩典,這些範疇亦是他們實踐信仰的地方。

為了更了解全球化對生活的影響,教會宜推行有關社會實況和社會分析的培育,從批判角度思考問題,及從基督徒的價值觀和教會社會教導(特別是有關憐憫、共負責任、共融和團結)作反省,並配合整合的靈修觀,幫助信徒結合靈修與關社。例如,教會可幫助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信徒,分析消費文化現象,從信仰角度反省一己的責任及消費行為的後果,是否在有意無意中剝奪其他人的生產和收入,及忽視工人的尊嚴和權利,並支持信徒計劃行動,如改變不自主的消費模式、支持社區經濟以打破大企業的壟斷,或實行消費者責任確保工人得到合理對待等。這些行動及意識亦可豐富我們的靈性生活,讓我們再檢視與上主的關係和對他人的責任。

教會的自我實踐
教會在呼籲政府、國際社會和個人作改變和轉化時,必須檢視教會本身的行事習慣。教會在傳揚福音和建構神學時必須對正義和性別平等具敏感度,避免宣講一套主張累積和消費的繁榮神學,以及合理化壓抑女性角色的父權神學。 

同時,教會本身亦應公正行事,例如不剝削員工,檢討教會處理土地、勞工和投資退休金或其他金融的道德問題,不濫用特權,實踐神職與平信徒、男和女之間的夥伴合作關係,以及令教會更公開及具透明度。教會本身應提供交談的空間,以建立共同見證的園地。這些都是教會可作見證的機會。惟有這樣,教會宣講的公義信息才具說服力。

以上的工作雖然艱巨,但要實現天國臨現人間的理想,教會之間需多合作,共同在全球化時代實踐信仰,所謂「具備全球視野,在本地和國際力行」是教會的當前任務。

《思》雙月刊96期 2005年9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