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令無數人失去性命和家園,亦令無數中國人感到哀痛。不少香港人透過傳播媒介知悉災區情況,筆者數星期前在國內探望朋友期間,就每天看到詳盡的災區報導和感人故事。港人因著無辜稚子的犧牲、奮勇救人的事蹟、骨肉分離的哀傷等報導而深刻感動,差不多全民皆願意捐出金錢和物資賑災,更有些人遠赴災區希望參與救災和慰問的工作。這些捐助時間和金錢的行動都反映出,資訊自由能令人感同身受,觸動大眾憐憫之心,繼而引發支援行動。
其實,每逢國內發生大事,如水災、雪災,或「六四」,都能激發起港人的同情心,願意伸出援手或發出呼籲引發支持行動。但隨著激動的情緒過後,傳媒少了跟進報導,社會上發生其他事情,人們往往也把事件淡忘,失去關心的持久力。
地震已發生了一個多月,是時候在感性憐憫之外,以理性的態度追問:如何防備日後同類型的事件發生,或在發生時把傷亡減至最低?為何政府承建的學校損毀格外嚴重,希望工程捐助的學校就安然無恙?更重要的是,在收取了來自世界各地過億的捐款後,如何好好運用和監察這筆龐大款項?相信這些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因為我們也希望捐款能被善用,亦希望受難家屬能瞭解當中實情,避免不幸事件重蹈覆徹。
在監察運用款項和重建方面,幾年前因南亞海嘯而導致印尼、斯里蘭卡、泰國等多國損毀嚴重後的重建經驗實可用作借鏡。當時突如其來的天災帶來廿多萬人遇難,無數房屋受破壞,數以萬計人士痛失家園。當時印尼等國家亦收到不少損款,亦有以百計的非政府慈善組織欲協助當地重建,問題是這些機構能否進入當地並加以協調重建的工作,而資源亦可以合適地被分配。
在經過一年多的重建工作後,有份參與的私人機構撰寫了《麥堅士報告:海嘯重建的教訓》,當中指出了成立一個「僕人領袖式」的專責小組的重要性。這專責組需明白當地的真正需求,然後好好分配資源,而它必須得到政府認可統籌整個重建計劃。重建計劃除了政府各部門參與外,更要讓私人公司或非政府組織參與,因為它們對達成某些目標和訂定工作標準更富經驗和有效率,但外來的組織 需明白不應長留當地,而應協助當地人培養能力持續重建的工作。此外,報告指出重建不是隨意興建一些臨時房屋或給予災民一些應急物品,而是令他們的生活過得比從前好。故此,有關專責小組必須定下策略方向、具體目標和完成項目日期、每個項目的費用、進度時間表等,並協調各方參與,不致令工作重複,浪費資源。此外,有專責人員核實完成的貨品或指標,監察各項目的進度,並在遇到難題時協助疏解亦十分重要。不可忽略的是,重建過程中必須在各階段各公眾交待重建進度,以及貫徹執行反貪污,不可讓參與人員從中取利或濫用權力。該報告甚值得參與策劃四川重建的政府人員和志願機構參考。
其實,大陸領導人對這次災害的迅速反應和處理救災的手法屢獲國外好評,亦普遍贏得民眾讚許。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趕抵地震現場視察和督導,繼而由國家主席胡錦濤接替其工作。在四川停留期間,他們並非只是在後方指點,而是走在災區前線,與救援人員和災民一樣面對着危險。在了解當地情況後,又親自與各地負責人開會共謀策略,他們的「僕人領導」作風為政府樹立了良好的典範。但願在漫長的重建過程中,大陸政府和各地官員,即使在胡溫不在現場督導的情況下,亦能貫徹這種以人為本的作風,並讓公眾和傳媒繼續監督其工作,令中國人民真正得以安居。
(可參閱McKinsey Report: Lessons from Tsunami Reconstructio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