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用什麼判斷來判斷,你們也要受什麼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瑪7:1-2)
同事剛從外地回來,說一些團友不理別人等候,只顧購物,經常遲到,又說一些年青團友不協助年長者搬移行李,投訴現時的年青人欠缺時間觀念及助人之心。另一位同事則投訴機構另一部門的同事工作態度欠佳,效率不高又諸多要求,阻礙行政效率。而我認識的朋友中,亦不時批評政府的資源運用和政策釐訂不顧及市民大眾及弱勢社群。凡此種種,每天都聽到不少判斷人的說話,有時候自己也會作出類似判斷。如果按以上經文「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的字面解釋,則我們不可作出這樣的「判斷」。
其實,耶穌這教導是要提醒我們不要隨便作判斷,不要作冒失而冷酷的批評、輕率而武斷的判斷;而作出判斷時,自己要反省言行是否一致,我們為他人所定的標準自己是否能做到,不要做一個偽善者。因為不少人只看到他人的錯處,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
例如上述的例子,若批評人遲到或工作態度欠佳的人自己也是這樣,則批評變得沒有說服力;若自己能做好本份,並本著善意為大局著想的態度指出問題,則是有理據的判斷。又或當我們批評政府不善待貧窮人和弱勢社群,但自己對身邊的外傭、新來港內地或外籍鄰舍卻不友善,則批評顯得偽善。因此,這段經文不是叫我們不可作出理性的判斷,而是要我們反省自己的言行和待人處事標準,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更積極的做法是,「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瑪7: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