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非洲之旅 Out of Africa


最近去了非洲肯雅兩星期,旅程中有機會去了內羅比近郊的嘉倫一趟,在那裡的咖啡花園午膳和參觀嘉倫博物館,親臨《非洲之旅》(Out of Africa)一書的作者Karen Bilxen曾居住十七年之久的地方。回港後重看根據原著改編而成的八十年代拍成的同名經典電影(由薜尼波勒導演),回味旅途中曾經驗的野生動物之旅(safari影片中是野外狩獵)、遇過的馬賽族人(Massai)和古庫尤族人(Kikyku)、非洲人特強的音律和美麗歌聲。當然,還有令人再思考影片中帶出的黑人和白人(非黑人)的關係和相處之道。

  「非洲之旅」是作者記述自己在肯雅十七年間的經歷和故事。丹麥貴族嘉倫(由梅麗史翠普飾演)與表親婚後前往肯雅購買土地開設農場,僱用了大批當地人工作,時為二十世紀初。由嘉倫母親的家族支持購入的土地佔地四千多畝,嘉倫只開墾了六百畝作為咖啡園,其餘的土地依舊由土著古庫尤人居住。

  影片展現了一位女子如何在異地面對各種挑戰,包括因丈夫不忠而令自己染上性病、在新環境下適應另一文化的生活方式和處事手法、部族猶長對孩子接受教育的不同取態、與一位英國狩獵者發展感情關係和最終面對他的死亡、咖啡園財政出現困難和最終起火慘遭燒燬等等。可說道出了人生中的愛與恨、起與落、快樂和沮喪。同時,亦反映了一位在異地生活的女子的堅強和勇敢、獨立和能幹。

  嘉倫返國醫病後再次回到肯雅,可能經歷了在生死邊緣徘徊,體會到人生應有更多追求,並在能力範圍內為其他人做點事,痊癒後的她想到為當地兒童辦學,讓他們讀書識字,所以聘請了一位傳教士充當教師。她的原意是好的,一心將自己認為好的和重要的傳遞給當地古庫尤族兒童,使土著不再愚昧無知,令他們變為有知識的人。當她興致勃勃地與從事狩獵的友人(由羅拔烈福飾演) 分享這計劃時,卻換來一盤冷水,被質疑太主觀和自以為擁有一切。她以為學習西方文化白人的故事是好事,卻被質疑忽略了土人亦有他們的故事,只是沒有被書寫下來罷了;她以為土著無知,希望改變當地人,卻被質疑喜歡改革,欲將非洲土人變成小英國人,即所謂文明人;她以為自己擁有很多,包括農地、瓷器,甚至古庫尤人,並為這一切付出代價,卻被反駁西方人在肯雅並非擁有者,而是過客而已。後來,當嘉倫向猶長提出為兒童辦學時,還向猶長說讀書很有價值,將來兒童必定會紀念他。哪知猶長竟說,英國人也讀書寫字,但對古庫尤族人有什麼好處?言下之意是自以為文明有學識的人不也是用粗暴的手段佔據本屬土人的土地,沒有尊重他們的文化。雖然如此,但最終猶長也准許年幼兒童學習英語。這事反映了嘉倫雖然出於好意,但在初期她與其他白人一樣,有一種白人優越感,還未學習欣賞非洲文化本身的特色。

其實,片中這種白人和土著的關係亦是不少殖民者和殖民地原住民之間的關係。由於歷史中不少傳教士是隨殖民者到發展中國家傳統,天主教和基督教教會亦被指為帶著白人優越感以勝利者姿態「解放」和同化原住民,而不是以平等態度對待他們。傳教士的原意本是將自己認為珍貴的宗教信仰和好的價值觀帶給他人,但若透過不適當的方法則變成強加諸當地人身上,而未有用心聆聽他們的需要和尊重他們的文化。

到了今日,經歷過梵二的改變,天主教會對傳教的使命已有了更新的瞭解,傳教士們在學習當地語言、虛心瞭解當地人的文化和需要,並願意過簡樸生活服務當地人之餘,更探求如何將信仰本地化,以一種適合當地的方式更好地表達信仰,更從地方教會實踐信仰的經驗中再反省,豐富了在不同文化中信仰的表達方式,延續基督的愛人精神。

就如在影片中,經過長時間生活在當地,並與當地人接觸多了,慢慢地嘉倫愛上了這片土地和當地人,更與不少黑人成為好友,亦懂得為他們著想。在她離開肯雅前,更為土著爭取保存居住的土地。當她被政府官員拒絕撥地時,她更直斥官員,土地本屬土人所有,只是英國人強行佔了他們的土地,令土人變的無家可歸。可見當地人的問題已成為嘉倫的問題,她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感到有責任將土地歸還給他們,讓他們有住處容身,最終如願以償。

  在今次的肯雅之行,筆者有機會探訪了來自不同地方的傳教士,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以及香港的陳倩盈師姐。她們無私地與當地人合作服務貧困者,謙虛地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讓筆者體會到,憑著信念和愛心,人與人之間可以無分膚色種族互相扶持、和諧共處。在旅程中,筆者不只一次聽到不同的傳教士說,不要以為他們為當地人付出很多,其實傳教士們從當地人身上學到和因服務而獲得的回報更多。如果有權有勢的大國和大企業也懷有這胸襟和精神,國與國之間的強弱貧富定必不像現時那樣懸殊,而民族與民族、人與人之間必定更團結互助!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工商界只會自保利益?

立法會選舉已塵埃落定,但有關選舉的新聞並未因而減少。除了不少評論在探討為何社會民主連線這被視為較激進的政黨,當中三位候選人可高票當選,以及同屬泛民的公民黨雖然有四位候選人勝出,但有兩位都是險勝之外,較矚目的新聞要算是自由黨黨員周梁淑怡因在選舉中戰敗,而歸咎於黨友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未有協助她拉票,她更因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覆沒」,而推論選舉結果令立法會失去工商界的代表和聲音,使工商界對直選更有戒心。事件不但令人感到自由黨不作自我反省失敗原因反而諉過於人,埋怨建制派不配票,更令人再思工商界是否真的如自由黨所言不支持直選,以及只顧及工商界一已的利益而不關心社會上其他人的需要?

  自周梁淑怡的言論一出,不少工商界人士和評論員已站出來指出她言過其實,自由黨既不能代表整個工商界,亦非立法會內唯一的工商界聲音;而自由黨現時所代表的工商界只是一小撮與自由黨領導層友好的財團利益或富豪的利益,而非不同類型和規模的企業、商會或工商團體的意見,又或關注整個營商環境的發展。不少人,包括從前活躍於自由黨內的人士,更直言自由黨已偏離當初的政治理念,甚或完全看不到它的政治理念和定位,那又如何維繫一個政黨,更遑論爭取選民支持。

  其實,工商界並非鐵板一塊,老是著重大財團的利益,那是自由黨某些領導以至政府現時的傾斜政策,令不少政策未能為社會帶來公平發展,令社會上不同階層未能共享經濟成果。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的思想進步,不少工商界人士和企業已看到要把生意營運成功,必須具長遠目光,建設有利的營商環境,令整個社區健康發展,使僱員有動機和動力投入工作中,令生產更有效,這才符合長遠利益。因此,有遠見的企業會重視社會責任、關心社會、支持環保政策、重視僱員權益,而不是盲目地只追求一己利益。
  
  令香港朝著一個健康的社會發展,所有政黨,包括自稱代表工商界的政黨,實有責任促使政府的施政朝向平等的社會發展,使公共利益凌駕於個人或功能組別利益之上,使政府可發揮資源和利益分配的功能;並讓社會上每一個人均有機會參與社會決策,表達對影響自己生活的政策之意見;和享受具質素的生活,包括教育、社區設施、休息和享受閒暇等。而政黨更要監督政府營造一個有利整體經濟發展的環境,令中、小型企業亦有發展空間,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令人民能自力更新,但當一些人無能力自顧和當工作條件太苛刻時,政黨有責任促使政府介入,從而保障人民的生活質素。這正是天主教社會訓導思想中致力提倡的社會秩序所應具備的要素,即大眾公益、財物公享、平等參與,及互補原則。
  
  觀乎今次的立法會選舉結果,除了自由黨不得選民支持外,社民連受到不同階層支持這現象,既反映了政府的傾斜大企業方向和「親疏有別」態度不得人心,亦顯示市民需要有人敢於指出政府的不公義和欠缺透明度的政策。雖然議會過於兩極化會造成更多爭拗,但在現時政治上缺乏公平參與的情況下,不少市民期望有更敢言的議員代為發言,抒發心中憤憤不平之氣。因此,政黨和政府實有需要多聆聽市民的聲音、瞭解其需要,並提供適合的參與渠道。

(公教報 21/9/2008)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為帶來希望而服務:在肯尼亞貧民窟中作見證的傳教士(上)

















清潔的飲用自來水、衛生設施、照明用的電力……這些是現代家庭不能或缺的日常必須設備,但對生活在肯尼亞貧民區的居民來說卻是奢侈品。肯尼亞的首都內羅比的在非洲也算得上是發達城市,市中心內商廈林立,但貧富懸殊的程度實在令人驚訝。貧窮居民的生活足襟見肘,每天能否填飽肚子也成問題,更遑論有剩餘金錢看病或供子女上學讀書。因此,在貧民區內流連街頭的兒童比比皆是。


一位來自意大利的修女、一位來自美國的退休法律工作者和一位來自香港的女教師,三位女性就是因著這處境而在非洲相遇。她們雖來自不同的地方,卻不約而同地在肯尼亞的貧民區從事與教育有關的工作,矢志在發展中國家服務最貧困無助的人。她們都是被所屬的團體派遣到遠方服務的傳教士,為見證基督的愛貢獻自己所長。筆者與兩位教友在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的安排下,今年七月有機會踏足非洲認識她們,與她們傾談,聆聽她們的信仰經驗,並親身體驗她們身處的環境,實地瞭解她們在肯尼亞的工作。

為貧窮學童提供優質教育
  
去年年底,肯尼亞總統大選之後發生的暴力衝突令很多人受傷以至喪失財產和性命,事件令原本已夠多問題的貧民窟雪上加霜,暴露出貧民區內其中的潛在危機,就是失業青年很容易聯群結黨,被利用採用暴力手段宣涉不滿。來自意大利的嘉諾撒仁愛會修女Sr. Maria Angela Massenti(下稱「馬修女」)就是看到這問題,毅然放下她從事多年的修會培育工作,決定承擔起鄰近貧民區的一間小型中學的校監工作,為區內適齡入學就讀的年青人提供機會接受正式教育,令青年不至浪費光陰。因著過往的社工經驗,馬修女對社會觸角較為敏銳,認為職務必須配合社會的需要。她認為這正是繼承了會祖瑪大利肋服務貧窮人的精神。

  這個決定為馬修女帶來不少挑戰。曾在坦桑尼亞從事牧民工作、幾年前才來到肯尼亞的馬修女,指出在貧民區管理一間學校殊不簡單,從找尋財政資源到聘請校長教師到收生等大小事務都要親力親為。「我深信即使住在貧民區的青年亦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權利。」就是憑著這信念令馬修女克服重重障礙下定決心辦好學校。  

  然而,要辦好一所中學所需的營運費用卻不少。「財政來源當然是面對的重大問題,但幸好有很多好心人願意以各種方式捐助,有些企業捐贈書本,有些捐贈學生午膳的食具,亦有不少個人和機構資助學生的部份學費。」現時,肯尼亞政府只為學童提供小學免費教育,對中學會給予一些補助,但必須符合某些條件。
  講到收取學費問題,馬修女說「即使再貧窮的家庭,也不會完全免費,我會與家長坐下來商討他們可承擔的學費金額,餘下的我會盡力找人支持」,所以這所學校的學費可說因人而異,因為她不想讓家長和學生有乞憐的習慣,她希望學生的家庭也有一份承擔感,讓學校及家長共同為培養學生而努力。
  除了財政因素,學生紀律亦是馬修女面對的另一難題。處於貧民區,學生之中少不免有家庭問題,馬修女深知要盡力瞭解年青人的心理。要學生守紀律專心上課並不容易,「在接手管理學校初期,我讓學生表達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目的,以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和生活,令他們感到被尊重,珍惜這讀書機會。」 
  在帶領我們參觀學校臨時校舍的時候,馬修女一邊為我們介紹學校的設施和擴充計劃,一邊與正在小息的學生和老師打招呼。她希望把學生人數由現時的350人增加至六、七百人,讓更多青年可接受正規教育,為日後工作做好準備。
  面對繁重的工作量和難解的問題時,馬修女可有疲倦和想放棄的念頭呢?「每當我遇上問題,我會向天主祈禱,求天主的助佑。正由於經歷過不少波折,我知道問題始終會解決,天主會時常看守照顧我。」她又補充說,「有些樹因外在的風吹雨打令根部更穩固,好使樹幹屹立不移,對我來說,信仰就像一顆樹的根部,外在的阻力不只不會令信仰動搖,反而令我更堅強面對一切。」經過一席話後,我們更明白馬修女所言,「傳教士不會選擇去哪裡,只要哪裡有需要他們都會去。」



(刊於公教報 2008年9月14日)

為帶來希望而服務:在肯尼亞貧民窟中作見證的傳教士(下)

Stephanie (middle), a lay missionary from Hong Kong













稱服務對象為朋友的傳教士Vikki

懷著同樣熱誠來到肯尼亞貧民區服務的是來自美國的退休律師維琪.史密斯(Vikki Smith)。維琪是瑪利諾教友傳教士,在肯尼亞最大貧民區奇比拉(Kibera)內的基督君王堂(Christ the King Parish)任職教育主任,負責統籌堂區屬下的十個教育項目,包括中、小學、幼兒院和職業訓練中心,主要為貧民區的兒童及青年服務;她亦是位於堂區內的一間社區圖書館的負責人。據估計,奇比拉的貧窮人口高達一百萬,是全非洲第二大貧民區,人口密度奇高,大部份人生活於貧窮線下。維琪的職務是確保校內學生得到良好教育、在安全的環境下遊戲和參加課餘活動、每天能享受至少一餐營養餐、享用圖書館設施,從而增加知識和提高自我形象,以及讓學生掌握技巧以便找到自足的工作。

我們探訪維琪那天,由她帶領我們由停車處步行至堂區。我們穿越兩旁是破爛鐵皮屋或木屋的小巷,再橫過一條布滿垃圾的鐵路路軌,經過售賣林林總總貨品的街頭小販檔,再穿過一個供小孩玩耍的泥地「球場」,最後才到達堂區。幸好那天是晴天,不然要走畢這段只有十多分鐘的路程也不容易。

維琪曾說,她稱所有有需要協助的人為朋友。當我們小心翼翼地走在布滿壓平了的垃圾的泥路上時,維琪卻不時向四周的人問好,「Jambo, Jambo!」,間中她會停下來與一些人閒聊幾句。可見她雖然是白人,來到非洲卻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幫人,而是以朋友般的平等態度服務他人。

維琪指出,堂區教育項目的目標是「讓貧窮小孩有機會接受基礎教育,為將來繼續進修作準備,並裝備他們在進入社會時成為一個負責任、自給自足和懂得關心他人的公民。」我們相信這也是維琪的期望。

為父母感染愛滋病的學童服務

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香港傳教士陳倩盈任教的中學探訪,與學生進行一些活動。由於是下雨天,我們終於親嘗在貧民區的泥地上行走的情境。其實自行程首天起,倩盈已為我們擔心,常說若下雨要在泥路上行走,不知我們是否習慣,但幸好行程大部份日子都是晴天。可能天主想我們能實在地體驗傳教士在下雨天上班的情境,所以天降甘霖……那天天雨路滑,又拿著送給學校的圖書和活動物資,沿途踏著泥濘慎防滑倒,情況有點狼狽。然而,想到在下雨季節老師和學生們每天都是這樣上班上學,而且校舍的班房和行政部教員室座落在貧民區斜坡上的不同位置,他們經常要這樣穿梭其中,我們只是探訪這天才經歷這段路又算得上什麼呢!

這所名為St. Aloysius Gonzaga的中學亦是位於奇比拉貧民區,在2004年才投入服務,由基督生活團和仁愛之手(Hands of Love)兩個團體興辦,目的是為貧民區內因父母染上愛滋病或是帶菌者而受影響的青年提供中學正規教育、生命教育、午膳、技能發展、課外活動和學生交換計劃等。按資料顯示,奇比拉內有約五萬名愛滋孤兒,他們由親友照顧或住在孤兒院中。

懷著滿腔熱誠和理想、甘願減薪出任這所新校校長的Mr. Kiambi告訴我們,他來到該校是覺得這工作很有意義,為的是為學生帶來希望,他的願景是畢業生能按自己的潛能繼續升學或就業,最終能維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並能回饋學校和社會,幫助其他與他們處境相似的人。

我們的香港傳教士是又何嘗不是滿懷熱誠地服務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民呢?轉眼間,倩盈已在該校服務了四年(之前已在柬埔寨服務了三年),她也曾感到力不從心,事與願違,特別是在初期。我想她也花了不少時間作適應,無論在物質生活上或人際關係上。但她深信「上主天天和她在一起」,任何艱難的境況也能安然面對。

透過這兩星期與倩盈的接觸和分享,與她認識的教會人士或學生同事交流,在我們眼前的她,教學上能揮灑自如,與學生及同事都能建立良好關係,而且,在工作之餘,更在堂區任教主日學。可見這位香港傳教士能在各層面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和支援網絡;在當地默默耕耘,為改善孩童的未來生活作貢獻。

貧窮問題固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當中涉及制度上的公義問題,需要當地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配合。但以上幾位傳教士都相信教育可帶來改變和希望,她們與當地人共同合作,在自己的岡位上努力為年青人的未來加添色彩。但願教友傳教士的工作得到更多香港教友以至整個教會的認識、認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