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的行動者
──美國「天主教工人運動」創辦人桃麗菲.戴爾(Dorothy Day)
「當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帶來心靈革命,一個由我們每一個人開始的革命?當我們願意以最卑微的方式,為他人洗腳,去愛我們的兄弟姊妹,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對十字架熾烈的愛和激情,則我們可以真正說:『現在我開始【去愛、去認識基督、在我們四周的人身上看到基督】。』」(摘錄自《餅與魚》)
這是近代美國著名和平主義者和「天主教勞工運動」創辦人之一桃麗菲.戴爾 (1897-1980) 遺留給後世的名言。推動把戴爾列入聖品行列的已故美國樞機主教若望.奧康內(John O’Connor)曾說過,戴爾喚醒全國注意貧窮和受壓迫的工人的境況,她對耶穌的熱愛催迫她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他人,她是愛天主和愛鄰人的典範。
雖然戴爾仍未被教廷正式列入聖人之列,但她在不少美國人心目中已是一位實實在在的聖人,筆者在美國參加晉鐸禮儀慶典時,就曾聽過在頌唱諸聖禱文中,她與德蘭修女一樣亦被列入其中。
記者出身的她,最初欲透過辦報實現她的理想,將她的天主教信仰與支持工人的理念結合。1932年,時值經濟不景,當時她還是一名記者,在華盛頓採訪一宗遊行新聞時,她目睹示威者高舉標語高呼要工作、失業保險、老年保障,並為母親及兒童爭取援助、醫療福利和房屋。當時她已被貧窮者的境況所觸動,但她當時仍只是一位旁觀者,而且遊行是由共產主義者發起的,她深知共產主義不但與資本主義敵對,更與宗教不相容,她唯有祈禱,求天主讓她找到一條適合的途徑服務窮人,可以以虔誠天主教徒身份實踐它的政治理想。
以文字和行動作轉化的工具
翌年,當36歲的她遇上了以方濟貧苦精神生活的農民知識份子彼得.莫榮(Peter Maurin)時,戴爾知道天主應允了她的祈禱。他們在紐約合力創辦了一份名為「天主教工人」的報章。這樣命名是因為當時不少天主教徒是貧窮工人,另一方面,他們亦希望影響那些對社會政治問題冷淡的天主教徒。戴爾採用了廣義的工人定義,即凡用手或用腦工作的,不論是從事體力勞動、智力或靈性工作的都是工人。與此同時,戴爾心目中的工人是特別指向貧窮、被剝削和被奪去權利的人。這份報章更成為他們宣揚天主教社會訓導和以和平方式轉化社會的工具。報章迅即廣被受落,由最初的每期二千五百份到半年後躍升至十萬份,在全國各地的堂區和學校都受到歡迎。原因是讀者在當中找到一把獨特的聲音,一方面它對社會秩序表示不滿,站在工會一方;另一方面,它挑戰都市化和工業化。它不但激進,亦有宗教性的一面;它不但批評和作出控訴,更呼籲讀者作個人轉化和採取回應行動。
最初半年,「天主教工人」只是一份報紙,但當冬季來臨時,無家者開始向他們叩門,要求援助的需求日增。與此同時,一些讀者被報章信念所吸引而慕名前來當義工,亦有些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如捐出食物、衣服和金錢。在這情況下,戴爾與莫榮在紐約貧民窟開設了第一間「接待之家」,收留無家者和失業者,為飢餓者提供食物和住宿,它正好把報章宣揚的理念付諸實行。
「我們想做的是改變這世界──就如天主的原意般,使它成為一個令人有東西可食、有衣可穿、有地方可住的簡單世界。在某程度上,爭取改善現況,為工友、貧窮者和邊緣社群高呼其權益,我們可為這世界帶來一些改變;我們是在這痛苦的世界建造一個和平喜樂的小細胞,為這個小綠洲而努力。」
永不止息的工人運動
由於時為經濟大蕭條,加上不少年青知識份子和平信徒都全心投入這轉化個人和社會的運動,漸漸地,成立接待之家成為一全國性運動,三年後已成立了三十三間「天主教工人之家」。後來,戴爾及莫榮亦成立了農民公社,作為在郊區的接待之家。她四出探訪全國各地的工人之家,及尋求當地教會的支持。天主教工人運動可謂一個永不止息的革命,它持續至今,七十五年後的今天已有140家接待之家、多份報章及幾個農民公社。
成立天主教工人之家使戴爾、莫榮及義工們與貧困者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戴爾曾說過,「貧窮是我的召叫,我要生活貧苦,時常談論貧窮,亦要寫出貧窮的故事。」她又指出,「在四周觀察貧窮人的處境並不足夠,協助組織者、提供賑災物品、獨自過貧窮的生活等亦不足夠;必須與他們一起生活,與他們分擔痛苦,放棄一己的私隱,以及放棄精神和物質上的舒適。」在她的著作《餅與魚》中,她指出:「我譴責貧窮,但我亦倡議貧窮。所有那些我們不需要的東西都屬於貧窮人……當我們不再為住屋、衣著、享樂而擔憂,我將得到無價寶──再次記起我們要照顧其他兄弟姊妹,並且盡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令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為她來說,要真正認識貧困者和工人,不應只在街上,在集會中,而是在貧民窟中長期生活,在她成立的工人之家與他們一起居住,視他們如家人般。她並不是以同情的目光看待貧窮者,而是令每一個人都感到受尊重。
精神科教授羅拔.高斯(Robert Coles)曾分享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是他首次與戴爾會面的經驗。時為1952年,當時還是一名醫科學生的高斯課餘在社區免費飯堂(soup kitchen)當義工,某天他前往紐約的天主教工人之家探訪戴爾,當他到達時碰上戴爾與另一位看似酗酒的婦人正坐在客廳談話,這婦人喋喋不休說過沒完沒了,而戴爾則耐心地細聽她的說話,並間中發問簡短問題。高斯顯得有點不耐煩,心想不知要等到何時,質疑戴爾明知有訪客在等也不终止這婦人的說話。終於等到一陣寂靜降臨,戴爾客氣地問這位女士是否介意暫停對話,繼而轉向高斯,禮貌且平靜地問他是否想與他們其中一位談話。「其中一位」── 就是這幾個字令高斯意識到自己的中產階級優越感、驕傲和自以為是;更令他認識到天主教工人運動是一個怎麼樣的運動,而戴爾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天主教工人運動亦不是無往而不利,因缺乏資金和地方,有些青年男女因忍受不了工人之家的惡劣擠迫環境、眼見無法改善貧窮者的生活狀況而離開。此外,工人運動亦曾遇上不少反對聲音,有人覺得某些貧窮者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幫助,或至少不可讓他們長期居留;亦有人認為耶穌與貧窮人一起,但不是要改變他們的貧窮狀況。面對這些責難,戴爾只是回答:「我們一旦接納他們,他們便成為我們的家庭成員,直至回到天主父家,他們都是我們主內的兄弟姊妹。」她又曾說過:「我們不能對這麼多貧窮者視若無睹,現時的階級結構只是我們製造出來,而不是天主允許的,我們必須竭盡所能改變它,我們要推動革命式的改變。」
站在爭取公義的最前線
令戴爾成為一位活聖人,不但是因著她善待工人和貧窮者,為他們提供食住和照顧等偉大的慈善工作,更因為她決心找出貧窮的原因,從而改變令千萬人生活潦倒的社會制度──這個再次釘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制度。她將貧窮、不正義和戰爭連繫起來。她不只提倡慈善事業,更主張申張正義及和平。在表達與工人和貧窮者團結的同時,她站在最前線反對戰爭、反對武力、反對不公義。她經常被邀出席工人權益和反戰的社會行動和集會,以及在國會中發言,亦經常探訪罷工總部,從而尋求制度上的改變。但這些行動有時會被某些教會人士視為太邀進,參與罷工行動的信徒亦往往被標籤為偏邀和危險。
其實,戴爾不祗是一個行動者,她亦是一位默觀者,她以獨特的方式將兩者結合起來;她同時扮演著瑪利亞和瑪爾大的角色。她一生都在追求把對天主的渴望與關愛貧窮者結合,她堅信並力行: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被排斥和拒絕於愛的門外。她曾說:「你對最卑微的人的態度就是你對天主的愛。」「我們想過怎樣的生活,亦要為其他人爭取」,這就是她愛的尺度。「愛中存有公義,愛催迫人尋求公義,而公義只可以在愛中滿全。」這就是天主教工人運動的最重要精神。
以祈禱滋潤心靈
她以祈禱和避靜作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在避靜中我得到滋養,從而繼續工作;我必須透過活泉止渴,若我自己也是一個空的蓄水池,又如何幫助他人呢?」她又說過:「的確,我餵養飢餓者,給無家者庇護,給衣服他們穿,但最重要的是信仰支持著我的工作,工作中我亦是在祈禱。若外來者沒有注意到這點,他便忽略了最重要的部份。」
因著渴慕天主,戴爾不斷在鄰人中尋找天主的影子,即使她發現天主的形象如何被扭曲,她都全心全意地服務這些鄰人,因著天主的愛她完全奉獻自己。她深知這是「艱鉅和充滿痛苦的愛」,是孤獨的旅程,但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機會作出改變。借用她摯愛的聖人小德蘭的名言,戴爾主張採取「微小的行動」,因為改變不是來自將來,而是來自現在;不是在政府或商業運作的中心點,而是在我們身處之地。「事情不會因我們的說話和請願而改變,反而是我們如何以一種嶄新的方式生活。」可見改變不祗是發生在個別的戲劇性行動或簽署請願信時,而是在我們生活的日常行動中,生活中的每分每秒中,我如何生活,我注視什麼,我關心什麼,我如何反應等等。
任何一個微小行動都有價值
戴爾曾這樣說,「文件工作、清潔接待之家、每天接待無數的訪客、回覆電話查詢、保持耐性、有智慧地行事……在這一切事情中都可找到意義──不管如何渺小,這些都是和平的工作。」她要指出的是,一顆小石塊拋入池塘中能造成散向四周的漣漪,我們的每一個思想、話語、行動都有這樣的作用。因此,她主張每一個人都可為自己的鄰人負上責任。她自己不單處理天主教工人之家的大小事務,更以自願貧窮和種種非暴力方式爭取和平。她以天主給予她從事新聞工作的恩賜來服務天主和鄰人,度有規律的祈禱生活,以千百個細小行為為愛作見證,並以信賴上主來維持信仰。她認為她所做的一切只是認真地將福音精神生活出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耶穌曾對他的追隨者說過:「你們就是我的見證人。」戴爾的所言所行都反映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耶穌見證人,在她身上彰顯天主的仁愛和平,告訴我們天主在人群當中工作,喚醒我們效法基督對貧窮者的關懷和對和平的熱愛。她邀請我們同樣以愛作為對抗仇恨的工具,以受苦作為對抗暴力的武器。
參考資料:
Robert Coles, Dorothy Day: A Radical Devotio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87.
Dorothy Day, The Long Loneliness, The Autobiography of Dorothy Day.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52.
John Dear, “Dorothy Day,” in You will be my Witnesses: Saints, Prophets and Martyr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2006.
Robert Ellsbery (ed). Dorothy Day, Selected Writings.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2.
Jim Forest, “A Biography of Dorothy Day,” in The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Catholic History. The Liturgical Press, 2004. (also in http://www.paulist.org/dorothyday/ddaybio.html)
Jim Forest , “What I learned about justice from Dorothy Day?” 1996. (in http://salt.claretianpubs.org/issues/DorothyDay/learned.html)
2008年10月完稿
The greatest treasures of life are peace of mind, togetherness, relationships and love. ~ Mee-yin Mary Yuen 阮美賢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Friday, December 2, 2011
是鄰人還是陌生人? ──對生活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的信仰反省
(摘錄自《誰是你的鄰人? 居於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的生命故事》)
從前的人遠赴他方可能要長途跋涉、飄洋過海才能到達目的地;今日因交通發達,要去外地似乎輕易得多。而且,在全球化的時代,跨國移民已是一常見的現象。基於尋求生活改善和達成個人理想、逃避政治迫害和暴力對待、建立穩定生活和尋求家庭團聚等因素,很多人都有移居別國居住或工作的經驗。
然而,無論今昔,要下定決心移居異地或到海外工作,也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而生活在一個跟自己的原生地迥然不同的文化之中,更要經歷種種困難和適應。多個研究調查均顯示,香港的少數族矞群體面對各種困難,以及在融入香港生活中出現問題,包括就業、教育、住屋、財政、社交生活、種族關係和家庭問題等。有關研究亦揭示,語言、文化和經濟差異及適應問題等因素妨礙他們參與社會生活及改善生活水平。
在移民中,女性佔了一半或以上。有學者指出,香港的少數族矞女性是最隱蔽的一群。 她們大多遵循所屬文化的傳統角色,很少外出工作,財政上完全依賴丈夫。因此,即使遇上家庭問題,特別是家庭暴力,她們寧願啞忍也不會尋求協助。此外,雖然不少婦女希望透過進修增加知識和自我發展,但不少因照顧子女及家務繁重而沒諸實行。她們不但需要面對適應和融合的問題,更可能要面對歧視、不公平對待,甚至暴力等問題。
一群生活在香港但為數不多的巴基斯坦矞婦女 ,正是要面對種種適應和生活上的困難。大家可能在深水埗、新蒲岡等區域的街市和公園碰見過她們,又或在乘坐公共汽車時見過她們,卻鮮有機會與她們傾談,更遑論瞭解她們的生活,因而對她們的印象只是流於片面、不真實,或者不是事實的全部。
透過勞工中心的介紹,筆者於過去兩年有機會接觸一些巴基斯坦婦女,她們都是勞工中心屬下一個小組的成員。中心的同工曾與我一起進行家訪,與部份成員作深入訪談,瞭解多些她們來港的原因、在香港的適應情況、家庭及社交生活,以及遇到的困難等。期望藉此進一步瞭解她們的生活和想法。
是鄰人還是陌生人?
生活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既是外地移民亦是少數族裔。她們多穿著傳統的巴基斯坦服飾,披帶頭巾,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由外表到宗教背景到文化,都與華人女性不同。她們雖然大部份與家人同住,她們仍要面對不少適應上的困難,經濟上多是完全依賴丈夫。身為妻子和母親,事事以家庭為先,盡力做好妻子和母親的本份,照顧及滿足家人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則放在一旁,往往感到孤單和沒有自信。而作為少數族矞,她們常感到被香港本地人誤解和歧視。
就如本書記述的幾位婦女的故事,她們因不同的原因來港,如隨父親或丈夫來港,或因經濟因素期望改善生活環境。她們初來香港時都要作出不少適應,如狹小的居住環境、由大家庭生活變成小家庭生活,失去親友支援、沒有好朋友可分享和分憂,以及思念故鄉的親人等。
我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否也受主流社會的影響,以自己的利益先行,視她們為外來者、異類、入侵者和佔用者?抑或將她們視為社會的一份子和鄰人,協助她們融入社會?又或者根本無視這些婦女的存在?其實,正如美國耶穌會士威廉.奧尼爾所言,某些人在我們心目中的潛在形象,正反映了我們在認知上和感情上的既定判斷和偏見。這些判斷引導我們的道德想像,因而影響我們對這些人的態度和行為。
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所強調的個人主義和競爭力的文化下,往往以經濟成效衡量人,我們對那些沒有收入,「不事生產」的婦女,甚或要依賴福利生活的人,會否視作沒有價值,甚至是社會的負累呢?而這種對人的理解可有令我們在理性上認為巴基斯坦婦女對社會沒有貢獻,質疑她們為何要移民來港;在感情上覺得她們不值得同情和關心,因而在態度和行為上不會顯出關懷和主動關心?
然而,若我們以福音的價值來看待人,則會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論。福音中「愛你的鄰人」的命令,挑戰一般約定俗成對鄰人或近人的理解。耶穌說,愛自己的近人是不夠的,作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更要成為那些被看不起、被欺凌的陌生人的鄰人(路10:36-37)。天主的國打破了世界所謂的局內人與局外人的分野。愛不但要求我們做某個善行,更要求我們整個人用心去待人。福音中的撒瑪黎雅人就是看到被擊傷的人無人理會,因而在內心深處被感動,產生了憐憫惻隱之心。這憐憫之心成為一種觀點、看人的角度、待人的態度,按這種憐憫的心情和態度「照樣做」(路10:37b)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秘魯解放神學家古鐵雷茲曾說過,基督徒不只要成為在自己周圍出現的人的近人,更要主動接近其他人,使自己成為他們的鄰人;這主動性使我們成為歷史中的道德行動者,為世界帶來轉化。
其實,耶穌本身正是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藍本。當一般人都看不起病者、稅吏、妓女等人士時,耶穌卻不避嫌接觸社會上的邊緣人並善待他們;又教導門徒要接待外邦人(瑪10:40,25:35),他親自示範了「以愛還愛」這最重要的誡命,「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0-21)。事實上,在善待客旅移民方面,耶穌清楚明白移民和難民的心情,因他親身經驗了為了逃避黑落德王的殺害,與父母親身經歷了逃難前往埃及(瑪2:14)。而在他的傳教旅程中,他四處為家,連安睡的地方也沒有(瑪8:20)。
而這善待客旅和弱小者的傳統更可追溯至舊約時代的以色列社會律法,當中不少法律是勸勉以色列人不要壓迫外僑(出22:20)、看外方人如同鄉(肋19:33-34)、要瞭解作客人的苦況(申10:19、出23:9),可見當時已有善待移四海一家的理想圖像。
團體互助.締結友誼
當一個人客居異地,除了物質生活上希望能維持外,最期望的當然是得到當地人的接納,認識新朋友,融入社區。
然而,根據一個有關巴基斯坦人在香港的生活經驗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社會活動和建立支誼方面,他們的圈子很狹窄。很多被訪者都表示香港人並不友善,而且因不懂廣東話而感到被孤立。另一個調查亦顯示香港市民對少數族矞的態度和印象都不佳。這在某程度上反映不少香港人沒有視巴基斯坦等少數族裔視為鄰人,甚至對他們漠不關心。而筆者訪問的巴基斯坦婦女亦坦言遇過一些不友善的香港人,例如因傳統衣著而遭拒絕聘用為老師、因飲食習慣不同而被拒絕用租房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被投以異常目光或避開、在市場買東西時被不友善對待等。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社會事務關懷》通諭中曾指出,要克服結構性罪惡所帶來的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和冷漠,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團結,將「他者」視為鄰人,因為這是一種基督徒德行和建立友誼的要素,是一項將自己獻身於共同利益的堅決而持續的決心,是步往和平及發展之道,而不是對不幸者的空洞同情或膚淺哀傷。這有賴天主恩寵的助佑,以完全相反的態度予以克服,即一種隨時準備為近人的益處服務,與他人建立關係。以福音的意義表達,就是願意為他人而喪失自己,而非剝削他人;為他人的益處服務,而非壓迫他(38)。我們亦應主動以友善的態度接觸巴基斯坦婦女,讓她們感受到接納和關懷。
婦女的自主性
雖然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處於一個不利位置,但她們絕非只是受害者或等待幫助的被動者,因為上主創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和主體性。她們嘗試突破困局,為自己及他人帶來轉化,這都體現了她們的主體性,她們每一位都是一個道德行動者,以行動決定自己的命運。
勞工中心的巴基斯坦婦女小組提供了一個空間,讓這些婦女組織起來成為一個自助小組,透過學習、發掘潛能、分享、經濟活動等讓婦女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才能和自信心。例如,她們透過自己的才能做刺繡工作,一方面介紹巴基斯坦文化,另一方面發揮潛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有機會跳出家庭擴闊生活圈子。不少婦女都表示非常享受走到社區參與小組活動,以及用自己勞力賺錢。而且,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可與其他婦女建立友誼,改善人際關係,這種互相支持的姊妹情誼對婦女很重要。
此外,透過不定期的活動與勞工中心的義工分享文化和美食,巴基斯坦婦女與香港人彼此之間多了互相認識和欣賞的機會,亦是建立團結的機會。這在在反映了,只要大家本著尊重的心態接觸和交往,處於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人士也可以和諧包容地相處。
從前的人遠赴他方可能要長途跋涉、飄洋過海才能到達目的地;今日因交通發達,要去外地似乎輕易得多。而且,在全球化的時代,跨國移民已是一常見的現象。基於尋求生活改善和達成個人理想、逃避政治迫害和暴力對待、建立穩定生活和尋求家庭團聚等因素,很多人都有移居別國居住或工作的經驗。
然而,無論今昔,要下定決心移居異地或到海外工作,也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而生活在一個跟自己的原生地迥然不同的文化之中,更要經歷種種困難和適應。多個研究調查均顯示,香港的少數族矞群體面對各種困難,以及在融入香港生活中出現問題,包括就業、教育、住屋、財政、社交生活、種族關係和家庭問題等。有關研究亦揭示,語言、文化和經濟差異及適應問題等因素妨礙他們參與社會生活及改善生活水平。
在移民中,女性佔了一半或以上。有學者指出,香港的少數族矞女性是最隱蔽的一群。 她們大多遵循所屬文化的傳統角色,很少外出工作,財政上完全依賴丈夫。因此,即使遇上家庭問題,特別是家庭暴力,她們寧願啞忍也不會尋求協助。此外,雖然不少婦女希望透過進修增加知識和自我發展,但不少因照顧子女及家務繁重而沒諸實行。她們不但需要面對適應和融合的問題,更可能要面對歧視、不公平對待,甚至暴力等問題。
一群生活在香港但為數不多的巴基斯坦矞婦女 ,正是要面對種種適應和生活上的困難。大家可能在深水埗、新蒲岡等區域的街市和公園碰見過她們,又或在乘坐公共汽車時見過她們,卻鮮有機會與她們傾談,更遑論瞭解她們的生活,因而對她們的印象只是流於片面、不真實,或者不是事實的全部。
透過勞工中心的介紹,筆者於過去兩年有機會接觸一些巴基斯坦婦女,她們都是勞工中心屬下一個小組的成員。中心的同工曾與我一起進行家訪,與部份成員作深入訪談,瞭解多些她們來港的原因、在香港的適應情況、家庭及社交生活,以及遇到的困難等。期望藉此進一步瞭解她們的生活和想法。
是鄰人還是陌生人?
生活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既是外地移民亦是少數族裔。她們多穿著傳統的巴基斯坦服飾,披帶頭巾,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由外表到宗教背景到文化,都與華人女性不同。她們雖然大部份與家人同住,她們仍要面對不少適應上的困難,經濟上多是完全依賴丈夫。身為妻子和母親,事事以家庭為先,盡力做好妻子和母親的本份,照顧及滿足家人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則放在一旁,往往感到孤單和沒有自信。而作為少數族矞,她們常感到被香港本地人誤解和歧視。
就如本書記述的幾位婦女的故事,她們因不同的原因來港,如隨父親或丈夫來港,或因經濟因素期望改善生活環境。她們初來香港時都要作出不少適應,如狹小的居住環境、由大家庭生活變成小家庭生活,失去親友支援、沒有好朋友可分享和分憂,以及思念故鄉的親人等。
我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否也受主流社會的影響,以自己的利益先行,視她們為外來者、異類、入侵者和佔用者?抑或將她們視為社會的一份子和鄰人,協助她們融入社會?又或者根本無視這些婦女的存在?其實,正如美國耶穌會士威廉.奧尼爾所言,某些人在我們心目中的潛在形象,正反映了我們在認知上和感情上的既定判斷和偏見。這些判斷引導我們的道德想像,因而影響我們對這些人的態度和行為。
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所強調的個人主義和競爭力的文化下,往往以經濟成效衡量人,我們對那些沒有收入,「不事生產」的婦女,甚或要依賴福利生活的人,會否視作沒有價值,甚至是社會的負累呢?而這種對人的理解可有令我們在理性上認為巴基斯坦婦女對社會沒有貢獻,質疑她們為何要移民來港;在感情上覺得她們不值得同情和關心,因而在態度和行為上不會顯出關懷和主動關心?
然而,若我們以福音的價值來看待人,則會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論。福音中「愛你的鄰人」的命令,挑戰一般約定俗成對鄰人或近人的理解。耶穌說,愛自己的近人是不夠的,作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更要成為那些被看不起、被欺凌的陌生人的鄰人(路10:36-37)。天主的國打破了世界所謂的局內人與局外人的分野。愛不但要求我們做某個善行,更要求我們整個人用心去待人。福音中的撒瑪黎雅人就是看到被擊傷的人無人理會,因而在內心深處被感動,產生了憐憫惻隱之心。這憐憫之心成為一種觀點、看人的角度、待人的態度,按這種憐憫的心情和態度「照樣做」(路10:37b)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秘魯解放神學家古鐵雷茲曾說過,基督徒不只要成為在自己周圍出現的人的近人,更要主動接近其他人,使自己成為他們的鄰人;這主動性使我們成為歷史中的道德行動者,為世界帶來轉化。
其實,耶穌本身正是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藍本。當一般人都看不起病者、稅吏、妓女等人士時,耶穌卻不避嫌接觸社會上的邊緣人並善待他們;又教導門徒要接待外邦人(瑪10:40,25:35),他親自示範了「以愛還愛」這最重要的誡命,「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0-21)。事實上,在善待客旅移民方面,耶穌清楚明白移民和難民的心情,因他親身經驗了為了逃避黑落德王的殺害,與父母親身經歷了逃難前往埃及(瑪2:14)。而在他的傳教旅程中,他四處為家,連安睡的地方也沒有(瑪8:20)。
而這善待客旅和弱小者的傳統更可追溯至舊約時代的以色列社會律法,當中不少法律是勸勉以色列人不要壓迫外僑(出22:20)、看外方人如同鄉(肋19:33-34)、要瞭解作客人的苦況(申10:19、出23:9),可見當時已有善待移四海一家的理想圖像。
團體互助.締結友誼
當一個人客居異地,除了物質生活上希望能維持外,最期望的當然是得到當地人的接納,認識新朋友,融入社區。
然而,根據一個有關巴基斯坦人在香港的生活經驗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社會活動和建立支誼方面,他們的圈子很狹窄。很多被訪者都表示香港人並不友善,而且因不懂廣東話而感到被孤立。另一個調查亦顯示香港市民對少數族矞的態度和印象都不佳。這在某程度上反映不少香港人沒有視巴基斯坦等少數族裔視為鄰人,甚至對他們漠不關心。而筆者訪問的巴基斯坦婦女亦坦言遇過一些不友善的香港人,例如因傳統衣著而遭拒絕聘用為老師、因飲食習慣不同而被拒絕用租房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被投以異常目光或避開、在市場買東西時被不友善對待等。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社會事務關懷》通諭中曾指出,要克服結構性罪惡所帶來的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和冷漠,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團結,將「他者」視為鄰人,因為這是一種基督徒德行和建立友誼的要素,是一項將自己獻身於共同利益的堅決而持續的決心,是步往和平及發展之道,而不是對不幸者的空洞同情或膚淺哀傷。這有賴天主恩寵的助佑,以完全相反的態度予以克服,即一種隨時準備為近人的益處服務,與他人建立關係。以福音的意義表達,就是願意為他人而喪失自己,而非剝削他人;為他人的益處服務,而非壓迫他(38)。我們亦應主動以友善的態度接觸巴基斯坦婦女,讓她們感受到接納和關懷。
婦女的自主性
雖然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處於一個不利位置,但她們絕非只是受害者或等待幫助的被動者,因為上主創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和主體性。她們嘗試突破困局,為自己及他人帶來轉化,這都體現了她們的主體性,她們每一位都是一個道德行動者,以行動決定自己的命運。
勞工中心的巴基斯坦婦女小組提供了一個空間,讓這些婦女組織起來成為一個自助小組,透過學習、發掘潛能、分享、經濟活動等讓婦女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才能和自信心。例如,她們透過自己的才能做刺繡工作,一方面介紹巴基斯坦文化,另一方面發揮潛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有機會跳出家庭擴闊生活圈子。不少婦女都表示非常享受走到社區參與小組活動,以及用自己勞力賺錢。而且,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可與其他婦女建立友誼,改善人際關係,這種互相支持的姊妹情誼對婦女很重要。
此外,透過不定期的活動與勞工中心的義工分享文化和美食,巴基斯坦婦女與香港人彼此之間多了互相認識和欣賞的機會,亦是建立團結的機會。這在在反映了,只要大家本著尊重的心態接觸和交往,處於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人士也可以和諧包容地相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