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誰是你的鄰人? 居於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的生命故事》)
從前的人遠赴他方可能要長途跋涉、飄洋過海才能到達目的地;今日因交通發達,要去外地似乎輕易得多。而且,在全球化的時代,跨國移民已是一常見的現象。基於尋求生活改善和達成個人理想、逃避政治迫害和暴力對待、建立穩定生活和尋求家庭團聚等因素,很多人都有移居別國居住或工作的經驗。
然而,無論今昔,要下定決心移居異地或到海外工作,也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而生活在一個跟自己的原生地迥然不同的文化之中,更要經歷種種困難和適應。多個研究調查均顯示,香港的少數族矞群體面對各種困難,以及在融入香港生活中出現問題,包括就業、教育、住屋、財政、社交生活、種族關係和家庭問題等。有關研究亦揭示,語言、文化和經濟差異及適應問題等因素妨礙他們參與社會生活及改善生活水平。
在移民中,女性佔了一半或以上。有學者指出,香港的少數族矞女性是最隱蔽的一群。 她們大多遵循所屬文化的傳統角色,很少外出工作,財政上完全依賴丈夫。因此,即使遇上家庭問題,特別是家庭暴力,她們寧願啞忍也不會尋求協助。此外,雖然不少婦女希望透過進修增加知識和自我發展,但不少因照顧子女及家務繁重而沒諸實行。她們不但需要面對適應和融合的問題,更可能要面對歧視、不公平對待,甚至暴力等問題。
一群生活在香港但為數不多的巴基斯坦矞婦女 ,正是要面對種種適應和生活上的困難。大家可能在深水埗、新蒲岡等區域的街市和公園碰見過她們,又或在乘坐公共汽車時見過她們,卻鮮有機會與她們傾談,更遑論瞭解她們的生活,因而對她們的印象只是流於片面、不真實,或者不是事實的全部。
透過勞工中心的介紹,筆者於過去兩年有機會接觸一些巴基斯坦婦女,她們都是勞工中心屬下一個小組的成員。中心的同工曾與我一起進行家訪,與部份成員作深入訪談,瞭解多些她們來港的原因、在香港的適應情況、家庭及社交生活,以及遇到的困難等。期望藉此進一步瞭解她們的生活和想法。
是鄰人還是陌生人?
生活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既是外地移民亦是少數族裔。她們多穿著傳統的巴基斯坦服飾,披帶頭巾,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由外表到宗教背景到文化,都與華人女性不同。她們雖然大部份與家人同住,她們仍要面對不少適應上的困難,經濟上多是完全依賴丈夫。身為妻子和母親,事事以家庭為先,盡力做好妻子和母親的本份,照顧及滿足家人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則放在一旁,往往感到孤單和沒有自信。而作為少數族矞,她們常感到被香港本地人誤解和歧視。
就如本書記述的幾位婦女的故事,她們因不同的原因來港,如隨父親或丈夫來港,或因經濟因素期望改善生活環境。她們初來香港時都要作出不少適應,如狹小的居住環境、由大家庭生活變成小家庭生活,失去親友支援、沒有好朋友可分享和分憂,以及思念故鄉的親人等。
我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否也受主流社會的影響,以自己的利益先行,視她們為外來者、異類、入侵者和佔用者?抑或將她們視為社會的一份子和鄰人,協助她們融入社會?又或者根本無視這些婦女的存在?其實,正如美國耶穌會士威廉.奧尼爾所言,某些人在我們心目中的潛在形象,正反映了我們在認知上和感情上的既定判斷和偏見。這些判斷引導我們的道德想像,因而影響我們對這些人的態度和行為。
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所強調的個人主義和競爭力的文化下,往往以經濟成效衡量人,我們對那些沒有收入,「不事生產」的婦女,甚或要依賴福利生活的人,會否視作沒有價值,甚至是社會的負累呢?而這種對人的理解可有令我們在理性上認為巴基斯坦婦女對社會沒有貢獻,質疑她們為何要移民來港;在感情上覺得她們不值得同情和關心,因而在態度和行為上不會顯出關懷和主動關心?
然而,若我們以福音的價值來看待人,則會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論。福音中「愛你的鄰人」的命令,挑戰一般約定俗成對鄰人或近人的理解。耶穌說,愛自己的近人是不夠的,作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更要成為那些被看不起、被欺凌的陌生人的鄰人(路10:36-37)。天主的國打破了世界所謂的局內人與局外人的分野。愛不但要求我們做某個善行,更要求我們整個人用心去待人。福音中的撒瑪黎雅人就是看到被擊傷的人無人理會,因而在內心深處被感動,產生了憐憫惻隱之心。這憐憫之心成為一種觀點、看人的角度、待人的態度,按這種憐憫的心情和態度「照樣做」(路10:37b)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秘魯解放神學家古鐵雷茲曾說過,基督徒不只要成為在自己周圍出現的人的近人,更要主動接近其他人,使自己成為他們的鄰人;這主動性使我們成為歷史中的道德行動者,為世界帶來轉化。
其實,耶穌本身正是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藍本。當一般人都看不起病者、稅吏、妓女等人士時,耶穌卻不避嫌接觸社會上的邊緣人並善待他們;又教導門徒要接待外邦人(瑪10:40,25:35),他親自示範了「以愛還愛」這最重要的誡命,「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0-21)。事實上,在善待客旅移民方面,耶穌清楚明白移民和難民的心情,因他親身經驗了為了逃避黑落德王的殺害,與父母親身經歷了逃難前往埃及(瑪2:14)。而在他的傳教旅程中,他四處為家,連安睡的地方也沒有(瑪8:20)。
而這善待客旅和弱小者的傳統更可追溯至舊約時代的以色列社會律法,當中不少法律是勸勉以色列人不要壓迫外僑(出22:20)、看外方人如同鄉(肋19:33-34)、要瞭解作客人的苦況(申10:19、出23:9),可見當時已有善待移四海一家的理想圖像。
團體互助.締結友誼
當一個人客居異地,除了物質生活上希望能維持外,最期望的當然是得到當地人的接納,認識新朋友,融入社區。
然而,根據一個有關巴基斯坦人在香港的生活經驗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社會活動和建立支誼方面,他們的圈子很狹窄。很多被訪者都表示香港人並不友善,而且因不懂廣東話而感到被孤立。另一個調查亦顯示香港市民對少數族矞的態度和印象都不佳。這在某程度上反映不少香港人沒有視巴基斯坦等少數族裔視為鄰人,甚至對他們漠不關心。而筆者訪問的巴基斯坦婦女亦坦言遇過一些不友善的香港人,例如因傳統衣著而遭拒絕聘用為老師、因飲食習慣不同而被拒絕用租房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被投以異常目光或避開、在市場買東西時被不友善對待等。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社會事務關懷》通諭中曾指出,要克服結構性罪惡所帶來的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和冷漠,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團結,將「他者」視為鄰人,因為這是一種基督徒德行和建立友誼的要素,是一項將自己獻身於共同利益的堅決而持續的決心,是步往和平及發展之道,而不是對不幸者的空洞同情或膚淺哀傷。這有賴天主恩寵的助佑,以完全相反的態度予以克服,即一種隨時準備為近人的益處服務,與他人建立關係。以福音的意義表達,就是願意為他人而喪失自己,而非剝削他人;為他人的益處服務,而非壓迫他(38)。我們亦應主動以友善的態度接觸巴基斯坦婦女,讓她們感受到接納和關懷。
婦女的自主性
雖然在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處於一個不利位置,但她們絕非只是受害者或等待幫助的被動者,因為上主創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和主體性。她們嘗試突破困局,為自己及他人帶來轉化,這都體現了她們的主體性,她們每一位都是一個道德行動者,以行動決定自己的命運。
勞工中心的巴基斯坦婦女小組提供了一個空間,讓這些婦女組織起來成為一個自助小組,透過學習、發掘潛能、分享、經濟活動等讓婦女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才能和自信心。例如,她們透過自己的才能做刺繡工作,一方面介紹巴基斯坦文化,另一方面發揮潛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有機會跳出家庭擴闊生活圈子。不少婦女都表示非常享受走到社區參與小組活動,以及用自己勞力賺錢。而且,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可與其他婦女建立友誼,改善人際關係,這種互相支持的姊妹情誼對婦女很重要。
此外,透過不定期的活動與勞工中心的義工分享文化和美食,巴基斯坦婦女與香港人彼此之間多了互相認識和欣賞的機會,亦是建立團結的機會。這在在反映了,只要大家本著尊重的心態接觸和交往,處於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人士也可以和諧包容地相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