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0, 2013

海外信仰生活體驗帶來的啟迪與反思

  最初接觸傳信會已是二十年前的事,印象已很模糊。我想是九三、九四年左右吧,在公教報得知從非洲回來的教友傳教士何慧敏姊妹在堂區分享經驗,我便獨個兒前往參加。當時,我並不認識講者,跟其他傳信會成員也不熟,只是被該分享主題吸引。可能我一直對發展中或較貧窮的國家的情況和人民的生活很有興趣,想瞭解多些,加上那時剛領洗不久,對教會和信仰上很多事情也感興趣,如是便前往參加,但我已記不起聽畢分享後的感想和印象。那年頭,也是我加入了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工作不久的時侯,臨近九七主權移交過渡期,社會議題層出不窮,所以工作異常忙碌。加上我剛報讀了神學,又參加了一些信仰和義工組織,所以往後那些年,也沒有時間和機會進一步瞭解傳信會的工作和活動(除了某次偶然看到何愛珠姊妹在<神思>的文章分享),直到十年之後......

真正較近距離接觸傳信會是參加了兩次傳信會舉辦的信仰生活體驗團,一次是前往緬甸東枝,另一次是前往非洲肯尼亞的首都內羅比。

二零零五年年中,那時剛從美國進修回來不久,大約在四、五月的某一天,在公教報看到緬甸生活體驗團招募團員的廣告,當時心中有股衝動很想參加,而且知悉體驗團是在七月或八月舉行,新工作仍未正式上任,時間上很配合,於是立即致電詢問詳情及報名。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前往外地參加生活體驗,但與其他團員(另有四位參加者)都互不認識卻是首次。起初我是有些擔心的,因為我們這體驗團除了探訪一些教會辦的社會服務外,還應東枝教區邀請,為福傳小姊妹(Zeterman)安排一個短期課程,分享知識和信仰,包括聖經分享、電腦使用、基本醫護知識和文化交流。由於對當地環境毫無概念、對福傳小姊妹的背景也不清楚,加上在籌備開會期間感到團員間的做事作風南轅北轍,凡此種種,對於凡事講求計劃周詳、準備妥當的我當然是一大挑戰。幸好,在聖神的帶領下,整個過程團員之間都能合作無間,互相配合和補足。白天,我們在培育中心與學員分享、授課、聊天和用膳;晚上,除了檢討和準備課程外,我們會一起祈禱、分享個人信仰經驗和感受,我感到團員之間的坦誠分享很難能可貴。整個旅程,由籌備到成行出發到在緬甸生活體驗和教學分享知識到回港重聚分享,是一次難忘且愉快的經驗,亦是一次很特別的與主相遇的經驗。

至於肯尼亞體驗團又是另一次難忘經驗,這次體驗團主要是探訪和瞭解教友傳教士陳倩盈姊妹所服務的學校和堂區,以及她所認識的其他傳教士和當地教會的服務和工作。非洲國家對身處發達的香港的我們來說,會引發很多不同的想像,然而,能夠置身其中,在某下雨天親臨非洲發達城市內羅比中的一個大型貧民窟奇比拉,以及探訪倩盈任教的中學(學生主要來自受愛滋病影響的家庭),與校長和老師傾談,即使時間不長,認識很有限,但已不能不佩服每天都要穿梭貧民窟的的老師,對倩盈更再加添幾分敬意和欣賞!而且,每晚與倩盈及另外兩位團員的祈禱分享,讓我對教友傳教士的心路歷程更加深了認識,瞭解到隻身在海外服務真的不容易,包括文化、物質、人際關係上的適應,但難得的是倩盈常銘記「上主天天和她在一起」,遇到再艱鉅的問題也坦然面對。

事實上,無論對於在肯尼亞遇到的來自香港、美國、意大利等地方的教友或修會傳教士,或是在緬甸認識的當地福傳小姊妹,經過與她們交談,甚或探訪他們服務的機構和對象,我都能在他們身上感受到那份強烈的使命感和信德。他們不但勇於回應上主的召叫前往有需求的地方服務,願意慷慨付出與他人分享,以謙卑的心學習自己不熟識的語言和認識其他文化,而且即使遇到困難,都無阻他們那份堅持、對天主的信賴,對生命的熱誠,以及對人懷有的希望和真摯關懷,並以堅毅的精神克服困難,為服務對象帶來希望,決心以行動見證信仰,這實在令人欽佩。相信廿五年來來自香港的教友傳教士,都是懷著這種精神在海外傳播福音喜訊、為信仰作見證。

兩次信仰生活體驗都帶給我很多啟迪和反省,包括個人的召叫和使命、團體的合作精神、祈禱靈修生活與行動實踐的關係、如何過簡單、快樂和有意義的生活等。回港後我將有關經驗、體會和感想在傳信會的聚會和其他場合與其他人分享,並化為文字刊於公教報和網誌上,讓更多人知悉教友傳教士的生活和當地情況,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人認識和支持傳信會的工作和其他地方的教會。


參加了兩次體驗團,每次與團友分享時,也會談到是否想過做傳教士前往海外福傳。我本人也有想過這問題,特別是第二次體驗後,也曾與我的靈修導師分享有關念頭。但當時我也在考慮再前往外地進修神學,而且已考慮了好一段時間,最後還是決定先前往讀書,往後或許仍有機會往外地以教友身份見證信仰和分享神學知識。而在二零零九年離港前一年,我答允傳信會幹事會的邀請,參與幹事會的工作。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所付出的可謂微不足道,然而,出任幹事讓我有機會參與在本地支持海外福傳的工作,共同商議會務;並讓我感受到一班幹事的投入和熱誠,他們都是參與傳信會工作多年的教友,默默耕耘,希望教友認識福傳的意義、平信徒的使命,以至鼓勵有志教友參與海外福傳的職務。

現時身在美國進修的我,雖然不能直接參與傳信會的工作,但仍留意著傳信會的活動和教友傳教士的動態,以及為他們祈禱。此外,兩次體驗以及與傳信會幹事合作和避靜的經驗,時至今日亦經常提醒我,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常常與上主保持一份親密的關係,透過祈禱默想擦亮眼睛,在日常生活中認出主耶穌,留意祂向自己發出的邀請,將天主的愛與其他人分享,在自己的崗位為信仰作見證。我發現恆常的祈禱的確能確幫助我在不同的人身上認出天主,包括神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在信仰路上陪伴我同行的靈修導師,以及遠在香港的親友等,特別是在困難時刻,更能夠體會到天主的愛和扶助。

在此時此刻,回應天主的邀請,將祂的愛回饋給祂和社會,除了努力學習裝備自己外,我選擇在課餘時間在三藩市的田德農社區服務無家貧困者,透過按摩治療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身心治療。在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我現時服務的機構Care Through Touch Institute。它的宗旨是,本著基督宗教和佛教的靈修精神,透過雙手與個別人士的深度接觸,邀請義務治療師與社會上最貧窮、被邊緣化、被壓迫和被忽略的人士接觸,為他們祈禱,以及回應他們身體上、心靈上,甚至情緒上的創傷,視「與貧窮及受壓迫者在一起」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這服務不但是我見證信仰的一種行動,亦讓我從最弱小的兄弟姊妹身上認出耶穌。很多時,我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比我付出的還要多呢!他們給予我們的關心遠超過我所預期的。

2013.6.9
[天主教教友傳信會廿五周年紀念 ]